忆党史,记初心–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习近平总书记说:“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铭记党史国史,常照党史国史之“镜”,在学习党史国史中感悟初心、担当使命、弥补差距、艰苦奋斗。今天的“忆党史,记初心”系列推文,小管将带大家一起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亦称“国民革命”或“大革命”。

国民革命发展历程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党帮助下,主持召开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随后,创办黄埔军校,组建革命军队。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制定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8月,组织国民革命军。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一年中,相继占领湘、鄂、赣、闽、浙、皖、苏、豫等省,基本消灭直系军阀吴佩孚军和孙传芳军,重创奉系军阀张作霖军。在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发动并组织广大工农群众积极支援和配合。1926年10月和次年2~3月,周恩来等共产党人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起义打败军阀部队,占领上海。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实行“清党”、“分共”,公开背叛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从而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主要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支势力,他们直接掌握的军队有70万人,而国民政府所辖的国民革命军只有10万人左右。9月,占领汉阳、汉口。10月10日攻克武昌,全歼吴佩孚部主力。江西战场的北伐军于11月初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福建方面,12月不战而下福州。随即,北伐军制定夺取浙江、上海,会师南京的计划,于1927年2月进占杭州,平定浙江全省。3月占领安庆、南京等地,开进上海。至此,北伐军完全占领长江以南地区。在北伐军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于1926年9月在绥远五原誓师,挥军南下。11月控制陕西、甘肃等省,准备东出潼关,响应北伐军。北伐战争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