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县有座“辽传广场”?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六年接力支教

“这是我四年前种的树,看,长得真高!”广告学2019级潘泓羽兴奋地说。4月16日,潘泓羽与150名同学,在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负责人、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杨亚超的带领下,来到法库县东湖公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今年已经是该项活动开展的第4个年头,种植总数达3000余棵。而这,只是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服务法库县的一个小小缩影。

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义务植树活动

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六年来在法库县坚守支教,始终帮扶老年人生活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当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杨亚超说:“就像姜立理事长说的那样,“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我们就是要将支教事业做下去,踏踏实实为乡村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广场舞、扇子舞、蒙古族乐队……每天傍晚的法库县李祥堡村“辽传广场”上,悠扬的旋律伴随着欢快的舞姿,老年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去年暑期,村民们自发将全村唯一一个广场取名为“辽传广场”,特别举行了“辽传广场”挂牌仪式。在这个占地2200余平的文化广场里,用“辽传”命名,足以证明当地居民和辽宁传媒学院心连心。近年来,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当地深度开展“居家养老 幸福教育”项目活动,组织乡村大舞台、组建舞蹈社团、蒙古族乐队,还建立“龙泉书社”,将设备极为落后废弃的村小校舍,发展为供村民休闲娱乐、健身、读书,尤其是居家养老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居住幸福感及生活品质。现在,“辽传广场”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展现自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地,村子里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新风貌。

辽传广场

去年8月,新华社特别报道了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关爱留守老人的事迹,该报道被多家媒体及平台转载,阅读量过千万。“三下乡”实践团与当地政府开创的“农村居家养老项目”还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试点项目。

新华社报道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6年前,荒废的学校旧址,操场满是鸡鸭,操场已经被种地,只有一间没有桌子的教室。志愿者们住在一间仓库里,没有煤气,窗户结了厚厚的冰,半夜冻得盖被子恨不得都盖到眉毛上……“之前也想到了村里的条件问题。”杨亚超说,“没想到,问题远远超乎想象”。但是,同学们并没有放弃……在杨亚超的带领下,同学们自己动手打扫教室、宿舍,糊棚、烧灶做饭。第一期,23名当地小学生报了名。志愿者们根据自己专业特长,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播音口才、创意美术、舞蹈、泥塑和手工等课程。没想到的是,孩子们开心极了,每天早早的到志愿者宿舍门口,非要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牵手去上课。“孩子就是我们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好是相互的,你对他们好,他们反过来对你更好。”杨亚超说。十余天的支教结束了,告别会上,孩子们紧紧抱住了哥哥姐姐们,不住地流泪,说不出再见,村民们也舍不得让支教团离开,大人小孩哭成了一团。带着不舍与牵挂,带着蜕变与成长,带着孩子和村民殷切的期待,“三下乡”有了勇气和力量。那就是,做下去……

如今,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已经名气响当当,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支教团队,不仅是李祥堡村,邻村的孩子们都争相来这里学习。“在当地,只要看到辽宁传媒学院的校服,即使不认识是谁,村民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每次我们去支教,家长都争抢着给我们做饭、包饺子,为我们送水送菜,改善伙食。真的很暖心,让我们对村子越来越有感情,也有了坚持的动力。”杨亚超说。到第14期时,已有当地政府拨款修建操场,加上一些企业捐助的善款,学校的内外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由原本的一间教室变为三层小楼,破烂的木板窗已换为玻璃材质,还专门留出一间教室陈列每期孩子们的作品。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给孩子们知识与文明,面对这些成果,支教志愿者们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6年后,三层300多平的教学楼焕然一新,丰富多彩的课程,全新的设施设备,辽传“三下乡”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展新颜。

“三下乡”志愿者支教

在第17期支教的课程里,志愿者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心愿。孩子们纷纷写下:长大了我要上大学,我要考辽传……而这样的愿望,已经成为现实。辽宁传媒学院21级环境设计专业马野萍同学,是“三下乡”第一次帮扶的学生,“小时候看到学哥学姐特别厉害,就想好好学习考辽传。”杨亚超说,之前当地很多孩子想着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但志愿者们带村里的孩子们来沈阳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国锡伯族博物馆,还特意带来辽宁传媒学院,他们看到大学这么好,抢着说要考大学,考辽传。就此,在孩子们懵懂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考上辽宁传媒学院后,马野萍马上联系杨亚超,义无反顾参加到支教团当中,每次寒暑假都回家乡志愿服务。有一年赶上疫情,马野萍只身一个人回到家乡支教,辅导孩子们学习。“辽宁传媒学院给我带来的知识,我要传递给家乡的孩子们。”马野萍自豪的说。家乡里的亲朋好友都夸她,“在辽传,没白学,挺像样!”

李祥堡村儿童来辽宁传媒学院参观

一次次的支教活动,“三下乡”志愿者们在付出的同时不断收获着。这也是辽宁传媒学院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助力扶贫、服务乡村的具体体现。目前,辽传“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入选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9项国家级重点团队,获评辽宁省教育系统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入选沈阳市十佳社团,被全国少工委评为“全国优秀少年儿童之家”,团省委、省少工委“云端相伴”项目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基于辽宁传媒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服务李祥堡村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团委与法库县团委正式签约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双方将携手共建实践育人阵地,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副校长宋喜仁在签约仪式上说,我们要着力打造辽传“三下乡”社会实践品牌建设,以此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培养更多的辽传青年走进乡村一线,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