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培育应用型传媒人才 实现跨越式发展

4月11日,《中国教育报》以《培育应用型传媒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专题报道了辽宁传媒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尤其是“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全力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创新举措。

《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

我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河畔,是一所传媒类本科大学。建校32年来,学校始终践行“为国家培养人才,为行业输送精英”的办学使命,砥砺前行、改革进取,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如今,我校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牢牢把握传媒的时代属性,突出在文化传媒领域的办学特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转型升级,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我校北校区

我校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注重加强思想引领。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依托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主课堂、专业“金课堂”、身边微课堂、传统红课堂、实践活课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持续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思政工作主阵地、网络空间大平台、研学实践大课堂作用,构建“大思政”格局,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不断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实践,全力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2012年,我校在毕业生离校前推出“德育答辩”新举措,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新载体和切入点,增加一道毕业生“出口检验关”。2020年,学校召开“三全育人”工作会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提出“12345育人工作模式”,全面提升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学生积极开展志愿实践服务,连续6年坚守支教,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入选多项国家重点团队。2021年,我校新闻学院获评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

我校通过开展积极健康、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作用,以“青年学习社”和“青马工程”为依托,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可视性的思政工作项目,强化青年学生理论武装工作。

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近10年,学校驶入发展快车道,开启传媒类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新篇章。从2014年升本至今,本科专业由升本初年的5个发展到现在的36个,在校生规模由升本初年的5000余名增至万余名,拥有“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个,获评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建设省级一流课程43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在国家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形势下,我校精准定位,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办学相结合之路,专注培养爱党爱国,具有自强不息、务实严谨、高效创新、追求卓越精神和较高文学艺术素养、数字技术能力的新时代应用型传媒艺术人才。

我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发展建立了11个二级学院。汇聚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知名专家、省内外知名专家资源,36个本科专业均配备了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数量充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耕耘在人才培养的沃土上。

近年来,我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定位更加清晰准确、办学成果更加显著,依据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身发展历史及现有办学条件,在对传媒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面向文化传媒、广播影视、艺术设计、信息传播四大行业领域,打造地方性、应用型、以传媒艺术类为主的多科性本科院校,构建高层次新型传媒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新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的摇篮。

多年来,我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走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之路。”这是理事长姜立在学校建校30周年校庆庆典上的讲话。实现应用型特色办学,是我校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学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以成果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践行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在本科教学中构建了以“定制培养”“项目教学包”为主要形式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2008年,我校探索建立“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建专业及课程,在技术、设备、师资等方面相互合作支撑,使毕业生直接到企业实习就业。2017年,辽宁传媒学院牵头成立辽宁省文化产业校企联盟,作为理事长单位,积极依托校企合作优势,定制培养不断升级完善。如今,已探索出“一企一策”“一专业一策”新模式,全面构建了“定制培养”校企合作育人体系。我校与辽宁广播电视集团等300余家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已经发展到122家,其中5家为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真活真做,就是“项目教学包”的主要特色。我校遴选的教学项目均来源于行业生产实践,由产品转化为岗位工作任务,再由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进而实现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学生在学习中不但学会知识、掌握技能,还学会做事,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2016年,我校“项目教学包”课程群体系作为优秀案例纳入《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作用下,学校毕业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意识,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直接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素质高、接地气、上手快、能力强”,我校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肯定评价。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居辽宁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生在我校融媒体中心实训

近年来,我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在沈北四环与道义北大街交会处,仅用不到两年时间,我校将北校区从一片荒芜的土地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一流、智慧先进的大学校园。学校依托未来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投入大量资金,充分将创新技术与教学方式融合,建有智慧教室60余间、计算机渲染工作站20余间。新建的影视楼,配有一批国际一流的高端实验、实训室,包含大象录影工场(实景演播厅)、大音录声工场(录音棚)、至善融媒中心(融媒体中心)、至美演播中心(虚拟演播厅)、苹果工作站(声画剪辑实验室)、惠普工作站(视觉特效实验室)、声景优化实验室(拟音棚)、丰泰放映厅(拉片室)、短视频创作工作室、非遗影像工作室、渲染农场等多个先进的实验室。建有功能多样、设施设备一流、能容纳千余人的大型实验剧场。建有400米标准跑道体育场两个,座位9000余个;体育馆两座,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座位4500余个;图书馆两座,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500个,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文镜像电子图书27万种,电子图书135万种,并配有多种数据库资源。

我校数字化实景演播厅

在全力实施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作为辽沈地区传媒文化产业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及政府决策智库,我校责无旁贷地将在宣传辽宁文化软实力、塑造辽宁新形象方面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打造“会讲辽宁故事”的影响力,“讲懂辽宁故事”的感召力,“讲好辽宁故事”的塑造力,通过融合发展聚焦“全网、全屏、全域”,聚合“内容、品牌、受众”,聚集“能量、流量、声量”,以跨界之力撬动辽宁文化推广的创新灵感,以融合之力汇聚澎湃动能,以新锐之力开创辽宁文化繁荣的新时代。加快推进高水平地方应用型传媒大学建设,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经过多年积淀,我校不仅汇聚了众多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也在服务地方建设上践行着传媒人的使命担当,确定了“立足沈阳,辐射全国,聚焦文化传媒产业,为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高水平技术服务”的服务面向定位。学校紧紧围绕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辽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的立项和研究,获得文化和旅游部门优秀研究成果奖,实现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双丰收”。

近年来,我校发挥传媒院校办学优势,积极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主题,持续开展科学创新研究与社会服务,获批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沈阳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2022年1月,获批筹建沈阳市沈北新区辽传非遗数字博物馆,成功中标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数字化改建项目,这是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推动融合创新、助推文化传播与推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进一步提升了红色传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宣传影响和服务成效。

我校在沈北新区拟投资建设沈阳数字文化产业园,计划占地280亩,总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产业园集影视创意制作、文化旅游、数字科技于一体,涵盖数字文化企业东北地区中心、数字化文旅创意景区、电影小镇、网络电商直播服务中心、辽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复建蒲阳书院六项功能。项目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对产教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媒体产业人才留辽就业及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此外,我校主动承担高等学校新型智库责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永安桥修复与保护”“深度挖掘和弘扬传承工业文化”等意见建议,得到各级政府部门采纳,并相继组织实施。

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数字化改造项目

站在新起点上,我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之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努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为辽宁省乃至全国输送新时代传媒艺术类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