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获批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万

近日,我校以“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基础,成功获批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万,这是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财政厅共同下发,成为同类高校唯一。我校坚持发挥政产学研用优势,切实服务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在过去两年“跨越式发展”,科研成就硕果累累。

2021年12月, 我校经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中共辽宁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广播电视局6个部门联合评选的“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在近百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获批!

我校获批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22年,我校承担的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数字化升级工程,从前期方案策划、到场景设计、技术支持、效果实现均由师生共同完成,使用了数字虚拟仿真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数字交互技术等现代数字技术手段,融入文化、艺术和设计元素,真正让历史文物“活起来”,为锡伯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注入新的血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

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数字化工程改造项目部分展示

2022年7月,我校承办了沈阳第八届非遗博览会。本次非遗博览会,在沈阳市文旅局的指导下,师生项目团队完成锡伯族民间故事广播剧、非遗进校园、留学生非遗访谈三个板块内容的创作,以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完成跨界传播,成功破圈“讲好辽宁故事”!

我校影视学院师生采访非遗传承人

2022年8月,受沈北新区宣传部邀请,辽宁传媒学院师生筹备拍摄沈北新区微电影《春来雁北归》,成为政府与高校互动合作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形成了“场景化讲述”、“故事化传播”示范效应,赢得了社会广泛赞扬!我校切实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发挥高校人才智库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服务社会,用项目说话,让“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全面与社会需求衔接,与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超常规完成”无缝对接,作品就是产品,作品就是商品,师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共同完成每一项服务社会的“任务清单”!政产学研用,贯穿我校师生大学四年教育教学始终。以高等教育的人才优势、设施设备优势、学术智库优势,为“项目社会化”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是我校“科研创新”的根基。

教师带领学生在虚拟演播厅中进行实训

我校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传媒类本科高校,全国八大传媒高校之一,多年以来一直积极主动服务于辽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数字虚拟仿真研究所、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所等科研创新基地,借助人工智能、VR/AR、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辽宁“锡伯族文化、非遗文化、辽瓷文化、辽金文化”四大辽宁文化项目领域取得多项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其中,“辽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在我校“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科研工作一直引领学校教学改革,近年来相继获批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8 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8 项。此外,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250 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 470 篇,SCI、SSCI、CSSCI、EI、CPCI 等检索收录 172 篇,获实用新型专利 41 项。

我校副校长王东辉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辽宁传媒学院是辽宁省文化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这是责任、是使命。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育人五位一体化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凝聚学校“文化+科技、艺术+科技、传媒+科技”创新团队的攻坚力量,全力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做贡献。